在此大環境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面臨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缺失的困境。圍繞合資自主品牌究竟是“真自主”還是“偽創新”的話題一直很熱。 事實上,堅持自主創新一直以來都是汽車產業繞不過的話題。在“中國制造2025”正式啟動的大背景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的意義更加凸顯。 按照“中國制造2025”,中國汽車工業可以找到幾個創新的發力點。 比如加快實施國家級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就目前市場情況而言,由于原有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對于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缺位,一些基礎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創新工作也由此削弱。而“中國制造2025”提出建設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中心,以產業聯盟的形式來承擔汽車強國建設的核心任務,階段性形成成果。這對于一直寄望自主開發的本土汽車企業而言是個大利好,畢竟,自主開發是要以共性技術、基礎技術研究為基礎的。 同樣,在“中國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放到了一個重要的地位。 “我們還不是制造業強國,沒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發展重大技術、裝備亟待突破。”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強國的轉變,智能制造將是主攻方向。據其透露,工信部正在參與關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研究,將通過大約三年時間,選擇重點領域、地區和行業做試點和示范探索,推進智能制造發展。 以目前熱炒的智能汽車為例。近年來,智能汽車己經成為世界車輛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和汽車工業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制造2025”提出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必將為智能汽車搭建一個更大的平臺,推動智能汽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與產業的快速融合,也使汽車產業創新的定義被迅速延展。無論是在研發生產環節還是在消費流通環節,移動互聯帶給汽車產業的變化是巨大的。
此外,工業強基工程對于汽車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推動力;綠色發展工程契合汽車節能減排的核心問題,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廣;基于高端裝備創新的一些工程也將通過專項等方式來提高整個汽車工業的水平,加速中國汽車工業的突圍進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