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長安在廣州車展上發布了自研電池品牌「金鐘罩」。 7天后,金鐘罩首款標準電芯在時代長安工廠正式下線。 「時代長安」,顧名思義就是寧德時代和長安合資成立的電池公司,其中深藍也作為獨立的股東一員,長安提拔深藍發展之意不言而喻。 另外,此舉也可以說是繼長安和寧德時代合資打造阿維塔之后,再度深化戰略合作的另一標志。 電池安全,仍是目前懸在新能源意向購車者頭上的一把利刃。 據統計,46.78%的意向用戶仍對新能源汽車安全存在擔憂。 正因如此,每家車企在推出自有電池品牌時,都不忘以「安全」標簽打頭陣。 從長安推出的“金鐘罩”電池品牌而言,其核心要義亦離不開是安全。 在對電池自燃事件的統計當中,據悉60%的原因都是出于「電池熱失控」。 對此,長安金鐘罩電池采用了軍工標準復合材料,隔熱性能較行業水平提升30%,能有效預防熱失控的出現。 與此同時,金鐘罩電池優選「長壽命」材料,電芯循環壽命可滿足「整車10年3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需求。 在此基礎上,長安還借助云端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以毫秒級采樣周期來監測電池狀態,為新能源車主保駕護航。 按官方所說,金鐘罩電池是通過“定向排氣、全時預警、超壓密封、絕緣阻隔、航天隔熱、醇冷散熱、瞬態泄壓”等7項措施,實現層層防護。 在此其中,還離不開時代長安嚴格控制的出品品質。 超過6800個質量控制點,1萬+項數據溯源,電芯單體失效率達到「十億分之一」級別,且每一個電芯單體都具有單獨二維碼,一旦出現異常,即可通過強大的追溯系統調取相關信息。 從電池生產源頭開始,長安的“金鐘罩品質”就已經得到了奠定。 據悉時代長安工廠的自動化率達95%以上,從投料到成品產出的全周期內,最快1秒產出一個電芯。 放眼未來,時代長安打造的87Ah標準電芯,將在長安旗下多款車型上實現量產搭載。 據悉時代長安項目總投資60億元,年產值將達150億元。 除了能看出寧德時代將成為長安的電池核心供應商以外,「互利共贏」也是雙方的核心訴求。 在打下奠基石以后,「積極開拓未來」自然是下一步的發展選擇。 隨著理想MEGA的亮相,近來800V+5C電池的組合成為了輿論關注點。 追求更快的補能速度,這是如今全行業為之努力的方向,其中長安還搭上蔚來合作換電體系,也是釋放著同樣的訊號。 除此以外,長安明言「要應用3C電芯」,力求將20%-80%全系充電時間縮短到10分鐘。 同時,長安還要普及5C、預研7C,最快實現充電7分鐘,續航400公里。 在實現「補能效率媲美燃油車」之前,這場補能競速比賽將不會停歇。 在此基礎上,留意當下長安大舉入局電池行業的時間節點,其實也跟「固態電池」的發展密不可分。 早前日產宣布,2024年啟動全固態電池的試點工廠,計劃2028年之前量產上市。 廣汽集團也宣布,將于2026年率先在昊鉑車型上采用全固態電池。 一場關于固態電池的軍備競賽,已經打響。 為此,長安計劃未來投入100億元資金,明年將電池團隊規模擴展到3000人,奮力投身電池事業。 長安電池團隊的任務重點,是要開展半固態、固態電池的全新電解質材料開發,實現重量能量密度達350-500Wh/kg、體積能量密度750-1000wh/L。 官方規劃,研發成果不晚于2027年逐步量產應用,到2030年則是全面普及應用。 到了全面應用階段,屆時長安將推出包括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自研電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電池產能。 而在新型電池路線上,長安還在開展鋰硫電池、金屬電池等新型電池的原型電芯設計,預計能量密度將突破1300-1500Wh/kg,力爭在2035年實現搭載應用。 謀定而后動,長安的起勢就在眼前。 寧德時代、蔚來、華為,出現在長安合作名單上的個個都是聲名顯赫。 聯手巨頭,給當下新能源事業的提速發展如虎添翼。 加碼自研,是給未來更硬核的市場競爭做好準備。 近來長安接連完成的幾宗重要布局,注定將很大程度改寫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