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料定位臺 上料定位臺由支架、滾筒、頂升機構、背景板、驅動電動機和檢測開關等組成,配合視覺系統實現對工件的定位。因工件是經過加熱爐出來的,溫度達600℃以上,所以所有部分都要考慮高溫防護問題。滾筒部分采用滾輪結構,減少了與鋼坯的接觸面積,減少熱傳導;增大了滾輪軸與鋼坯的距離,減少了熱輻射;滾輪軸承采用耐高溫軸承和高溫潤滑脂,以保證滾輪的正常工作。頂升機構采用頂升桿與鋼坯接觸,減少了與鋼坯的接觸面積,減少熱傳導;增大了頂升氣缸與鋼坯的距離,減少了熱輻射;頂升氣缸與鋼坯間裝有背景板,減少了鋼坯對頂升氣缸的熱輻射,并作為視覺定位的背景;頂升桿與氣缸上安裝板連接部分裝有耐高溫隔熱墊,減少了熱傳導,保證氣缸及氣缸磁性開關的正常工作。 7.下料輸送臺 下料輸送臺由輸送平臺、無桿氣缸、支架、直線導軌滑塊和液壓緩沖等組成,實現工件料框的輸送,結構簡單、維護方便。輸送平臺除了輸送料框外,還可以遮擋高溫工件對無杠氣缸和電氣元器件的輻射;輸送平臺與無桿氣缸之間的連接部分裝有耐高溫隔熱墊,可以基本隔絕傳導熱。無桿氣缸和直線導軌滑塊分別起驅動和導向作用,結構簡單可靠、控制方便。 8.料框 料框采用通用性設計,更換工件種類只需更換料框內的限位塊,換型方便,大大減少了料框的數量,降低使用成本。 系統效益 1.人工方面 原來每天兩班,每班需要配4個人,生產節拍是3min/件;現在的節拍是2min/件,每班1個人。這樣一天就節省了10個人的人工成本,若每人按工資加保險5000元/月計算,一年節省的人力成本就是60萬元。 系統總的能耗小于15kWh,一年的電費為64800元。像這樣一套系統每年的折舊費約20萬元,而且幾乎沒有備件費用,這樣每年能節省成本近34萬元。 2.材料方面 因人工放置偏差較大,為不造成廢品,鋼板留的切割余量較大,改用機器人搬運系統后,大大提高了鋼板放置的準確性,經測試,周邊平均余量減少約20mm,鋼板若按1500mm×1000mm×8mm計算,每個工件節省鋼材重量為7.8×103×(1500×1000-1460×960)×8×10-9=6.14016kg。生產節拍按2min/件,一天按兩班15h,一年按240個工作日,可生產的工件數量為:30×15×240=108000個,節省的鋼材重量為6.14016×108000=663137.28kg≈66.3t,每噸鋼材按5500元計算,節省的材料費約36萬元。如果鋼板尺寸更大、更厚,或者產能更大,節省的材料費將會更多。 3.總的經濟效益 系統每年總的經濟效益為70萬元,所以投資改造這樣一個項目是非常劃算的。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