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者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面對許多經營管理和市場競爭的決策問題,了解競爭對手分析的方法和內容,可能有助于企業決策者和管理層從日常管理入手,了解對手的競爭態勢,為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制定服務。企業和競爭對手在行業中所處的競爭位置分析也是企業競爭戰略的重要內容。
在進行競爭對手分析之前,首先要確定競爭對手范圍。那么競爭對手的定義是什么呢?企業競爭對手是指:在市場上和本企業提供相同或者類似的產品和服務,且在配置和使用市場資源的過程中與本企業有競爭性的企業。根據這一定義,我們把在同一市場上提供相同或相近的產品和服務,并且在市場資源-客戶、市場份額等方面同我們有競爭關系的企業稱為競爭對手。
信息收集是進行競爭對手分析的基礎。為了保證商業活動的安全性,在進行競爭對手信息搜集時應該注意信息源的使用次序。一般來說,首先要考慮的是公司內部已有的信息庫;其次是公開信息源,如報刊、互聯網和商業數據庫等;再次是第三方咨詢、服務機構;最后才是各種人際關系網絡等第一手信息源。
為了在以后的跟蹤分析中不再重復搜集已經搜集過的信息,我們必須對競爭對手信息排查過程中要搜集的信息進行合理規劃,并在排查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競爭對手基礎信息數據庫。
競爭對手分析報告的框架:
1.基本情況:企業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電郵、網址,企業性質、工商注冊項、財務狀況;
2.組織情況:企業股權結構、法人代表、經營決策層構成,企業決策程序、主要決策者的做事風格和做事偏好,企業機構和職能部門設置,人員規模和專業分布;
3.關聯企業狀況:重要合作伙伴、上下游企業、顧問機構;
4.產品信息:產品名稱、型號、功能描述、性能指標,產品執行標準和認證,各檔次產品不同年份的價格;
5.營銷信息:渠道價格體系,營銷體制構成和渠道的構成,市場份額和區域、行業分布,用戶構成,商業模式和盈利點描述;
6.技術信息:科研創新體制,擁有的核心技術,產品中應的技術所處的技術階段,可能的新技術儲備,擁有的特殊資源(專利技術、技術和管理精英、特許和認證等);
7.運營特色概括;
8.人力資源特點:員工忠誠、流動性評價;
9.商譽評價;
10.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